澧县网站建设
数字赋能县域经济,打造线上发展新引擎
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乡、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,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机遇,澧县,这座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千年古县,不仅拥有“城头山遗址”的深厚历史底蕴,更在新时代发展中积极探索“数字赋能”新路径,澧县网站建设作为县域数字化建设的“窗口”与“引擎”,正通过技术创新、服务优化与生态构建,推动政务高效化、产业数字化、服务便民化,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澧县网站建设的战略意义:从“信息孤岛”到“数字枢纽”
澧县地处湘鄂边界,素有“澧阳平原明珠”之称,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,随着“数字湖南”“乡村振兴”战略的深入推进,县域经济发展对数字化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迫切,网站作为政府、企业与公众互动的核心平台,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县域形象的塑造、政务服务的效率以及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。
过去,澧县部分部门网站存在功能单一、信息滞后、体验割裂等问题,形成了“信息孤岛”——政务数据分散、服务入口不一、企业群众办事“多头跑”,企业办理营业执照需分别登录市场监管、税务等部门网站,群众查询社保政策需在多个平台间切换,不仅降低了办事效率,也削弱了数字化服务的获得感,县域特色农产品(如澧县葡萄、澧县牛肉粉)缺乏统一的线上展示窗口,优质文旅资源(如城头山遗址、彭山景区)未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全域联动,制约了产业价值的深度释放。
在此背景下,澧县网站建设被纳入县域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工程,以“统一规划、分步实施、资源整合、服务升级”为原则,旨在构建“一网通办、一网统管、一网协同”的数字生态体系,通过打造集政务公开、便民服务、产业赋能、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门户网站,澧县正逐步从“信息孤岛”迈向“数字枢纽”,为县域治理现代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澧县网站建设的实践路径:技术筑基、服务为本、创新驱动
(一)顶层设计:构建“1+N”网站矩阵体系
澧县网站建设以“1个主站+N个分站”为架构,形成“主站引领、分站协同”的矩阵式布局。“1个主站”即“澧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”,作为县域政务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、便民服务的总入口、对外宣传的窗口,承担着政策发布、政务互动、数据开放等核心功能;“N个分站”包括各部门(如发改、人社、文旅)、乡镇(如澧阳镇、小渡口镇)、特色产业(如澧县葡萄产业网)及专题平台(如“乡村振兴”“优化营商环境”),实现“主站统全局、分站强特色”的协同效应。
在技术架构上,主站采用“云+端”部署模式,依托湖南省政务云平台实现资源弹性扩展与数据安全备份;前端采用响应式设计,支持PC、手机、平板等多终端适配,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访问需求;后端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台,打通市场监管、税务、人社等40余个部门的政务数据壁垒,实现“一次采集、多方复用”,为“一网通办”提供数据支撑。
(二)服务升级:从“能办”到“好办”的便民实践
“让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是澧县网站建设的核心目标,围绕这一目标,平台聚焦“高频事项”与“痛点问题”,推动政务服务从“线下办理”向“线上办结”跨越。
一是“一网通办”提效率。整合政务服务事项1200余项,实现企业开办、社保缴费、公积金提取等高频事项“一表填报、一网提交、一次办结”,企业开办通过“澧县企业服务专区”,可在线完成名称自主申报、设立登记、公章刻制、税务登记等全流程办理,办理时限从原来的3个工作日压缩至4小时内;群众通过“民生服务”板块,可在线查询社保缴费记录、医保报销进度、不动产登记信息等,无需再到现场排队。
二是“智能服务”优体验。引入AI客服、智能问答机器人等技术,7×24小时响应群众咨询,常见问题识别准确率达90%以上;针对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,推出“适老化改造”版本,放大字体、简化操作流程,并保留电话预约、线下帮办等传统服务方式,确保“数字鸿沟”不成为服务障碍,平台还推出“办件进度实时追踪”功能,用户可随时查看事项办理状态、接收办结提醒,让政务服务“透明可见”。
三是“政策直达”强精准。构建“政策计算器”系统,通过用户画像(如企业类型、个人身份、行业标签)自动匹配相关政策,实现“政策找人、精准推送”,小微企业登录后可实时查看减税降费、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,就业困难人员能收到技能培训、岗位推荐等个性化服务,避免“政策找不到、群众不知晓”的问题。
(三)产业赋能: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发展新场景
澧县是农业大县,也是文旅资源富集区,网站建设立足县域产业特色,通过“数字赋能”推动农业提质增效、文旅创新发展。
农业领域,构建“澧县农产品数字平台”。整合全县200余家合作社、50余家家庭农场的数据资源,实现农产品从“田间到餐桌”的全流程溯源,消费者通过平台可查看农产品的种植环境、施肥记录、检测报告等信息,扫码即可溯源;平台还开设“直播带货”专区,组织农户、网红开展“澧县葡萄节”“澧县牛肉粉推广”等线上活动,2023年通过平台实现的农产品销售额突破2亿元,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200元。
文旅领域,打造“云游澧县”数字文旅平台。以城头山遗址、彭山景区、澧州古城等为核心,通过VR全景、3D建模等技术,打造“云上博物馆”“虚拟景区”,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沉浸式体验澧县历史文化;平台整合酒店预订、门票购买、旅游攻略等功能,推出“文旅惠民卡”,用户在线购买可享受景区折扣、餐饮优惠;结合传统节日(如春节、端午)推出“线上文化活动”,如“城头山庙会直播”“非遗技艺展示”等,2023年平台访问量达500万人次,带动文旅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5%。
(四)数字治理: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主动预警”的治理升级
网站不仅是服务窗口,更是县域治理的“智慧大脑”,澧县依托网站平台构建“数字治理”体系,推动城市管理、应急管理、生态保护等领域从“事后处置”向“事前预警”转变。
在城市管理方面,整合“智慧澧县”平台数据,通过网站实时展示交通拥堵指数、空气质量、停车位占用率等信息,市民可通过“随手拍”功能上报城市管理问题(如垃圾乱堆、设施损坏),平台自动派单至责任部门,处置效率提升60%,在应急管理方面,接入气象、水利、消防等数据,当暴雨、山洪等灾害预警时,平台通过短信、APP弹窗等方式向受影响区域群众发送预警信息,并同步展示避难场所路线、救援物资储备情况,2023年成功应对5次极端天气,未发生因预警不及时导致的安全事故。
澧县网站建设的成效与启示:数字赋能县域发展的“澧县样本”
经过三年建设,澧县网站建设取得显著成效:政务公开覆盖率达100%,高频事项“一网通办”率达95%,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.5%;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40%,文旅线上营销带动客流量增长35%;数字治理平台累计处置城市管理问题2.3万件,平均处置时间缩短至8小时,这些成果的背后,是澧县以“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,也是县域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。
(一)成效亮点:数据说话,成果可感
政务服务“加速度”
过去,群众办理“不动产登记”需跑5个部门、提交12份材料,现在通过网站“一网通办”,全程线上提交,1个工作日内即可领证,企业反映“开办时间从3天变成4小时”,营商环境评价排名跃居湖南省前列。
产业振兴“添动力”
“澧县葡萄”通过数字平台实现标准化种植、品牌化销售,价格从每斤5元提升至12元,带动1.2万农户增收;“云游澧县”让城头山遗址这一“中国最早的城市”走向全国,2023年遗址接待游客量突破80万人次,创历史新高。
治理效能“新提升”
2023年汛期,数字治理平台提前48小时预警澧水流域洪水风险,紧急转移群众3000余人,实现“零伤亡”;通过“随手拍”功能,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显著提升,
相关文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