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东网站建设
数字时代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
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网站已成为企业、政府乃至区域形象展示的“数字名片”,更是连接市场、资源与用户的“信息桥梁”,如东,这座位于长江入海口北翼的江苏沿海强县,正以“接轨上海、融入苏南、辐射沿海”的战略姿态,通过网站建设这一数字基建工程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,从政府官网的便民服务升级,到企业官网的品牌价值重塑,再到特色产业带的线上突围,如东网站建设正书写着“数字如东”的生动实践。
政策引领:如东网站建设的战略基石
如东网站建设的蓬勃发展,离不开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与精准施策,近年来,如东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“数字中国”“网络强国”战略,将网站建设纳入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,明确“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、需求导向、安全可控”的原则,推动网站建设从“信息发布”向“服务赋能”“产业协同”转型升级。
在政策驱动下,如东县出台《关于加强全县政府网站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》,要求政府网站聚焦“便民利企”核心功能,优化栏目设置,简化办事流程,实现“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”,如东政务服务网整合了市场监管、税务、人社等28个部门的500余项服务事项,推行“一网通办”“掌上办理”,2023年线上办理率达92%,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.6%,针对县域特色产业,如东县出台《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》,对中小企业网站建设给予资金补贴和技术指导,鼓励企业通过网站展示产品、拓展市场、对接供应链。
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,为如东网站建设提供了“加速度”,据统计,2022年以来,如东县新增备案网站1200余家,其中企业网站占比85%,政府及事业单位网站完成全面改版升级,形成了“政府引领、企业跟进、社会参与”的网站建设生态。
政府网站:从“信息窗口”到“服务枢纽”的升级
政府网站是政务公开的第一平台、政务服务的主要渠道、政民互动的重要纽带,如东县政府网站以“便民、高效、透明、回应”为目标,完成了从“单向发布”到“双向互动”的深刻变革,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“如东样板”。
政务公开: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
如东县政府网站优化“政务公开”专栏,按照“应公开尽公开”原则,公开政策文件、规划计划、财政预决算、重大项目等信息1.2万余条。“政策解读”栏目采用“一图读懂”“视频解读”“专家访谈”等形式,将专业政策转化为群众易懂的“家常话”;“重大建设项目”专栏实时公开项目进展、资金使用、招投标等信息,让公众成为项目建设的“监督员”,2023年,该网站政务公开工作在江苏省县级政府考核中位列前三。
政务服务:打造“指尖上的便民中心”
为解决群众“办事难、办事慢、办事繁”问题,如东县政府网站整合“政务服务”“公共资源交易”“便民服务”三大板块,推出“一件事一次办”主题服务。“企业开办”服务整合了工商注册、公章刻制、税务登记等环节,实现“全程网办、0.5个工作日办结”;“不动产登记”服务支持在线预约、材料上传、进度查询,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,网站还开通“适老化”服务模式,放大字体、简化界面,为老年人提供“帮办代办”服务,让数字红利覆盖更多群体。
政民互动:搭建“连心桥”听民声
“县长信箱”“在线访谈”“民意征集”等栏目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“直通车”,2023年,如东县政府网站受理群众留言3500余条,办结率达100%,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,在“如东沿海开发”专题访谈中,县政府领导与网友在线交流,解答关于滩涂开发、生态保护等问题,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,转化为实际工作举措12项,这种“线上问政、线下落实”的模式,让政府决策更接地气、更合民心。
企业网站:从“线上名片”到“增长引擎”的蜕变
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,网站建设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“第一站”,在如东,从传统制造业到新兴产业,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网站实现品牌升级、市场拓展和模式创新,让“如东制造”“如东服务”走向全国、迈向世界。
传统制造业:以网站赋能“老树发新芽”
如东是纺织、机械、化工等传统产业集聚区,过去不少企业依赖线下订单,市场半径有限,近年来,这些企业通过网站建设,打破时空限制,开启“线上获客+线下生产”的新模式,如东某纺织企业投入50万元建设官网,展示产品参数、生产工艺、客户案例,并开通在线商城和跨境电商平台,2023年线上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,同比增长65%,网站还成为企业展示技术实力的窗口,通过发布研发成果、专利信息,吸引合作伙伴,成功与3家上市公司达成供应链合作。
新兴产业:用网站打造“数字竞争力”
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,如东企业将网站作为“技术展示+资本对接”的核心平台,如某新能源企业官网不仅介绍光伏组件产品,还设置了“解决方案”板块,为全球客户提供电站设计、建设、运维一体化服务,并通过“案例库”展示在国内外落地的100余个项目,成功中标中东地区5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,企业官网还开通“投资者关系”栏目,定期发布财报、行业研报,吸引多家投资机构关注,完成2轮融资,估值突破10亿元。
中小企业:借网站实现“弯道超车”
针对中小企业“缺技术、缺资金、缺人才”的痛点,如东县推出“中小企业网站帮扶计划”,联合第三方服务商提供“模板化建站+定制化开发+运营指导”一站式服务,某海鲜电商企业通过低成本建设响应式网站,整合直播带货、社区团购、冷链物流等功能,2023年线上销售额达2000万元,带动周边200余户渔民增收,据统计,如东中小企业通过网站建设,平均获客成本降低40%,客户转化率提升35%,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毛细血管”。
特色网站:从“单一展示”到“产业协同”的突破
如东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、特色产业和文化底蕴,特色网站建设成为推动“产业数字化、数字产业化”的重要抓手,形成了“一产业一网站、一网站一生态”的发展格局。
如东文蛤网站:从“特产”到“IP”的升级
文蛤是如东的“海洋名片”,但过去存在品牌分散、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,2022年,如东县牵头建设“如东文蛤”官方网站,整合文蛤养殖技术、产品标准、品牌故事、溯源系统等内容,开设“文蛤美食节”“线上拍卖”等特色栏目,网站还与电商平台、餐饮企业合作,推出“文蛤礼盒”“预制菜”等产品,2023年文蛤线上销售额突破1.2亿元,带动养殖户增收20%以上。“如东文蛤”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网站成为产业协同的“中枢神经”。
如东洋口港网站:从“港口”到“枢纽”的跨越
洋口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,如东临港产业的重要引擎,洋口港官方网站以“港产城融合”为主题,展示港口规划、航线布局、园区政策、重点项目等信息,开通“港口服务”板块,提供货物订舱、报关报检、物流跟踪等一站式服务,2023年,通过网站对接,吸引30余家物流企业入驻,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,集装箱运量增长45%,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出海口。
如东旅游网站:从“景点”到“全域”的拓展
如东拥有黄金海滩、洋口渔港、掘港古镇等旅游资源,过去旅游宣传“碎片化”,2023年,如东县推出“如东旅游”官方网站,整合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全要素,推出“春季踏青”“夏季赶海”“秋季美食”等主题线路,开通“VR全景游”“智能导览”等功能,让游客“一网知如东、一网游如东”,网站还与携程、美团等平台合作,推出“旅游套票”“民宿预订”服务,2023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,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0%。
挑战与展望:如东网站建设的未来路径
尽管如东网站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仍面临一些挑战:部分企业网站存在“重建设轻运营”“内容更新不及时”等问题;特色网站产业链协同效应有待加强;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需进一步提升,面向未来,如东网站建设需从“量”的扩张转向“质”的提升,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:
强化数字赋能,推动网站“智慧化”升级
依托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推动政府网站“智能问答”“个性化服务”升级,企业网站“精准
相关文章
